ccboyue

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 

    第一画廊 | 高价作品 | 名家作品 | 获奖作品 | 历届大赛作品 | 文艺名家 | 个人作品 | 画廊专卖 | 收藏夹
信息资讯 | 国内动态 | 国际动态 | 大赛信息 | 名人资讯 | 文博展览 | 艺界名家 | 鉴赏知识 | 收藏知识 | 网上课堂 | 拍卖行情 | 机构
 
 您现在的位置: 中国书画信息 >> 书画信息 >> 国内动态 >> 艺术资讯 >> 正文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本站会员
  "乾隆品位"惹非议 古书画竟以亿元天价成交图         ★★★
[ 作者:佚名    转贴自:本站原创    点击数:1694    更新时间:2009-11-24    文章录入:admin ]

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

"乾隆品位"惹非议 古书画竟以亿元天价成交

 

    前不久,清代宫廷画家徐扬的《平定西域献俘礼图》手卷以1.34亿元的天价成交。这是中国书画拍卖史上首次拍出亿元高价。此后,关于它的争论就一直没有停止。

    而对于这件清代皇家收藏,争论的焦点不在于它的真伪上,也不在它是如何流传下来的,而是看似普通的皇家书画,亿元高价是否太过于离奇?

  《石渠宝笈》提身价

    值得一提的是,这件难得的宫廷绘画佳作在《石渠宝笈》中有明确记载。其实除了这部创下奇迹的《平定西域献俘礼图》,这几年被《石渠宝笈》(清代宫廷皇家书画目录)提名的作品,在拍卖市场上随时可见,并屡创高价。

    比如,像今年春拍所出现的宋人旧题萧照的《瑞应图》和清代著名宫廷画家董邦达的《雪后悦心殿诗意图》两件拍品,分别以5824万元和795.23万元的高价成交。所以可以这么说,凡经《石渠宝笈》著录过的书画,身价都不同凡响。

    记者了解到,在不少拍卖公司看来,每年春秋两大拍卖,要是没有几件经《石渠宝笈》著录的作品,实在称不上是一场高质量的拍卖。拍卖公司几乎把它们作为代表作品,全力推广。

  “乾隆品位”惹非议

    如此重视带来的往往是翻倍的价格,在一片热闹的《石渠宝笈》追逐声中,非议也存在。

    最近,大连王月宝斋负责人、著名近现代书画收藏家郭庆祥发表了一篇名为“庸俗的清宫皇家收藏”的文章,矛头直指《石渠宝笈》和它的作者乾隆皇帝,认为大家对它“言过其实”了。

    在他看来,目前《石渠宝笈》著录的作品卖得好,只是因为它所代表的“皇家宫廷收藏”是近年来艺术市场运作的一个商业概念,“它本身并不代表作品艺术成就的高低和真假”。

    他在该文中同时提到,乾隆皇帝的文化专制和品位不够高级,使收入《石渠宝笈》的作品格调不高。“很多人其实是冲着乾隆皇帝的名声和《石渠宝笈》带来的经济效应才出手如此大方的。”

    艺术品市场评论人冯兆先却有不同的感受,“《石渠宝笈》成为拍卖市场的成交保证,足以表明其较高的价值。况且,买《石渠宝笈》著录的作品也是一种投资,这些年拍出高价的作品一次次‘复出’,事实证明,能获得更高的收益。”

  缺乏标准是根源

    古代书画从艺术品拍卖业刚起步时备受冷落,发展到今天红红火火,其间用了十几年的时间。《石渠宝笈》能有今天的成就,自然也是一种进步,不过大家似乎忽略了一个问题,即一个作品的艺术价值似乎还没有定论的标准来体现。

    问题在于,我国收藏市场的鉴定机制几乎还处于空白,甚至连有些的鉴定家也都是冒牌的,在这种情况下,藏家应该相信谁呢?人们自然宁可相信乾隆,相信清代时期的鉴赏水平和地位权势。

    其实,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古代书画,近现代书画、瓷器玉器、钱币等大众收藏,都存在只顾名气身份、投资回报,忽略真正收藏价值、艺术价值的现象。

 上一篇文章: 新中国美术受追捧 吴冠中《北国风光》拔头筹
 下一篇文章: 画廊实行代理制需要一个过程
发表评论】【告诉好友】【打印此文】【关闭窗口


技术文章  资源下载
经典素材  社区论坛
 关于更换老会员证和[15531]
 2025年元旦献辞(二[
15932]
 2025年元旦献辞(一[
15719]
 2024“国际中国书画[
23462]
 2024年迎春祝词[
21966]
 我八大团体和机构的[
22347]
 李玉华艺术简历[
20893]
 山东省硬笔书法家协[
21980]
 中国书法教师资格培[
19598]
 《中国书法教师资格[
19205]
 庆“五·一”联谊[28981]
 庆“五•一”[29312]
 山东省硬笔书法家[29137]
 协会胶东地区举办[29566]
 山东省硬笔书法家[31958]
 协会胶东地区书法[29960]
 胶东地区新春团拜[22567]
 协会胶东地区书法[23582]
 “迎国庆•翰[24087]
 协会胶东地区“五[22535]
没有相关文章
 (只显示最新10条。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,与本站立场无关!)
    没有任何评论
设为首页 | 加入收藏 | 了解本站 | 版权申明 | 联系站长 | 广告联系 | 友情链接 | 管理登录 | 
设计版本:中国书画信息 V2.0 完美版        页面执行时间:750.00毫秒

版权所有: Copyright  © 2005-2008  中国书画信息  
举办单位: 亚洲通讯社集团 中国国际文豪集团 山东文化艺术研究院 山东省硬笔书法家协会 山东省书画艺术评审委员会

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鲁ICP备0503157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