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cboyue

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 

    第一画廊 | 高价作品 | 名家作品 | 获奖作品 | 历届大赛作品 | 文艺名家 | 个人作品 | 画廊专卖 | 收藏夹
信息资讯 | 国内动态 | 国际动态 | 大赛信息 | 名人资讯 | 文博展览 | 艺界名家 | 鉴赏知识 | 收藏知识 | 网上课堂 | 拍卖行情 | 机构
 
 您现在的位置: 中国书画信息 >> 书画信息 >> 国际动态 >> 艺术资讯 >> 正文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本站会员
  达维特与《马拉之死》         ★★★
[ 作者:佚名    转贴自:本站原创    点击数:8714    更新时间:2010-08-20    文章录入:admin ]

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

达维特与《马拉之死》

 


 

  马拉之死(油画) 达维特


 


  萨宾尼女人(油画) 达维特

  18世纪70年代,古典主义取代洛可可艺术,开始在法国画坛占据统治地位。在1789年资产阶级大革命的背景下,这一时期的古典主义不再追求古代艺术语言和精神的简单再现,而是以古典美为典范,把干预社会现实变革当做艺术创作的重要目的,因此也被称为“新古典主义”。它的代表人物是雅克·路易·达维特。

  达维特(1748—1825)出生于巴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,10岁便失去父亲。他最初的绘画老师是洛可可画家布歇,后来曾随巴黎皇家美术学院教授维安学习。1774年获罗马奖学金后,达维特赴意大利游学,受到古典主义风格的影响。1780年返回法国后接受了狄德罗的影响,他的早期作品《求乞的贝利撒留》因通过客观效果影射法国专制制度的残暴与昏庸而受到好评。

 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后,具有浓厚英雄主义情结的达维特参加了雅各宾党,开始将自己的艺术活动与当时的革命斗争紧密相连。他主张“艺术应为人类的幸福而奋斗”,宣称艺术是取得道义、社会和政治理想的手段,而不是目的。他说:“艺术家必须是哲学家——在艺术中智慧只能追随理智的火把所指引的道路。”

  1793年,雅各宾党人马拉被刺身亡,达维特应国民公会的要求创作了油画《马拉之死》。画面上,马拉刚被刺杀,匕首被凶手丢在地上,鲜血从马拉的胸部往下流淌,濒死的马拉左手拿着便笺,握着鹅毛笔的右手无力地垂了下来。达维特没有刻意渲染马拉之死的痛苦与挣扎,而是用肃穆的气氛来表现马拉的崇高和英雄的气质。低沉阴暗的背景下,光线明暗的对比运用,使得马拉这一形象具有了极强的立体感和真实感。“献给马拉,达维特”的题签又将画家的主观态度直接写于画面,情感更显肃穆而深沉。在这里,马拉的伟大没有被简单化和概念化处理,革命的崇高与悲剧性也就具有了更大的阐释空间。

  1794年,热月党人发动政变,推翻了雅各宾党专政,达维特也被捕入狱。到了拿破仑执政时期,达维特的创作又开始活跃。他把拿破仑视为法国大革命的继承人与混乱的终结者,对他非常崇拜,并成为了他的宫廷画师。这一时期,达维特画了一系列肖像画和历史画,《卖菜女工》和《雷加米埃夫人像》是其中的杰出代表。

  1814年,波旁王朝复辟,随着拿破仑失败和传奇革命活动的结束,晚年的达维特对革命激情的幻想也逐渐破灭,开始了流亡生活,于1825年在比利时去世。

  达维特建立的新古典画派以古代雕塑为范本,注重素描,对色彩的表现力却重视不够,但他的画作鲜明地反映了法国大革命时代的光辉与激情,像他所期待的那样,已经超出了艺术范畴。革命者达维特的“理性王国”未能创建,《马拉之死》却给人们留下了长久的记忆与反思。

 上一篇文章: 世界名画背后的凄美爱情故事
 下一篇文章: 艺术史上最著名的十位母亲(图)
发表评论】【告诉好友】【打印此文】【关闭窗口


技术文章  资源下载
经典素材  社区论坛
 2024年迎春祝词[307]
 我八大团体和机构的[
720]
 李玉华艺术简历[
1065]
 山东省硬笔书法家协[
2353]
 中国书法教师资格培[
1388]
 《中国书法教师资格[
1720]
 《中国书法教师资格[
1466]
 中华硬笔书法家协会[
1903]
 杨德英艺术简历[
1982]
 翰墨飘香书写神奇,[
2322]
 庆“五·一”联谊[6827]
 庆“五•一”[7054]
 山东省硬笔书法家[7032]
 协会胶东地区举办[7323]
 山东省硬笔书法家[9685]
 协会胶东地区书法[7808]
 胶东地区新春团拜[7737]
 协会胶东地区书法[8657]
 “迎国庆•翰[9321]
 协会胶东地区“五[7827]
没有相关文章
 (只显示最新10条。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,与本站立场无关!)
    没有任何评论
设为首页 | 加入收藏 | 了解本站 | 版权申明 | 联系站长 | 广告联系 | 友情链接 | 管理登录 | 
设计版本:中国书画信息 V2.0 完美版        页面执行时间:187.50毫秒

版权所有: Copyright  © 2005-2008  中国书画信息  
举办单位: 亚洲通讯社集团 中国国际文豪集团 山东文化艺术研究院 山东省硬笔书法家协会 山东省书画艺术评审委员会

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鲁ICP备05031571号